发表时间: 2023-05-06 14:14:27
作者: 深圳市乐恩特教育有限公司
浏览:
课程介绍
《走进民间音乐》,这门课程集中而系统地讲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概况,对我国民间音乐的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民族器乐和戏曲音乐在艺术特点和音乐形态方面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和贯通,努力探寻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过程及传统音乐形态思维特点的同时,较为完整的向学习者展示了我国民间音乐的全貌。课程以知识点为***小单元,通过短视频这种教学形式,高度关注学习者兴趣和学习效果。其中,丰富的视听素材,精致的线上教学开发,对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均起到积极作用。
课程特点
一、选择在传统音乐艺术方面发展比较成熟的典型歌种、曲种、剧种和乐种,对音乐的概述、艺术形式、代表种类、艺术特点进行音乐分析与归纳总结,让学习者***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概况。
二、注重理论的概括,从大量事实中归纳出一般性规律,并浓缩转化为非音乐专业学习者能够接受的授课形式。其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经历、拓宽学习视野,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审美观。授课教师本着具有普世性、具象化、资源参与共享为原则的课程设计,力求达到传统音乐艺术知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形式,适用于高师、高职、普通高校学生自学学习,也可供在职中小学教师及其他文化工作者进修、参考学习。
教学内容
根据时间的要求和我国民间音乐各个类别的特点,本课程各章节的侧重点安排如下:
1、民间歌曲部分,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侧重讲授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及少数民族多声部歌曲等不同体裁的内容。
2、民间舞蹈音乐部分,主要来源于各地的民歌小调。而民歌进入舞蹈音乐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提高。由于许多民间歌舞形式的音乐篇幅扩大、音乐表现力逐渐增强,故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丰富的民间舞蹈音乐。
3、说唱音乐部分,是说(白)、唱(腔)、表(作)三位一体的音乐艺术,也称曲艺。民间说唱是我国地道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产儿,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作品。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4、民族器乐部分,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至今经常使用的乐器也多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通过各种组合形式进行重奏和合奏,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5、戏曲音乐部分,是在我国民间音乐和其他一些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音乐戏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表演、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本课程具有资源参与共享的特点,基于网络的资源分享,教师将参考文献、范唱、范奏等资源收集、整理后分享到慕课平台,给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在慕课教学中教师从主体变成了引导,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高度关心学习者学习兴趣,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自行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1、初步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理论和学习方法,并以此来分析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音乐及其特点。
2、了解中国民族音乐五大类别的概况,了解部分代表性音乐体裁、形式、乐种的演唱和部分特色乐器演奏的基本特点。
3、通过艺术实践和理论学习,提高学习者对民族音乐的感性与理性认识,提高音乐分析、鉴赏能力。
4、通过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激发学习者对各民族音乐的感情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特点的关注,激发学习者探究音乐艺术文化的兴趣,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5、理解音乐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各民族音乐的共性与个性,理解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意义。
《走进民间音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走进民间音乐(Go into folk music)
课程编码: 6100T528 学分: 2 总学时:32
说 明
【课程简介】
《走进民间音乐》课程是沿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大纲要求编写的。中国民族音乐是当今世界上溯源久远而又长流不绝的东方古老音乐文化的代表。中国民族音乐属音乐理论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增强学生热爱我国民间音乐的情感及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学习并掌握多种民间音乐类型的基础知识及音乐特征,使学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人。
【课程性质】
《走进民间音乐》为公共选修课程。
【适用专业】
全体在校生。
【教学目标】
本课程作为本科学生公共选修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熟悉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掌握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感悟其蕴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建立民族音乐的思维观念,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打下牢固的基础。
【先修课程要求】
无
【能力培养要求】
开拓自身的文化视野,培养民族意识,建立民族音乐的思维观念。
【学习总量】
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赏析10学时。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
教学方法:线上授课,线下辅导。
环境要求:网络环境下。
【学时分配】
序号 |
内 容 | 学 时 安 排 |
小计 | |||
理论 课时 | 实验 课时 | 习题 课时 | 上机 课时 | |||
1 | 民间歌曲 | 5 | 2 | |||
2 | 民间舞蹈 | 4 | 2 | |||
3 | 说唱音乐 | 4 | 2 | |||
4 | 民间器乐 | 4 | 2 | |||
5 | 戏曲音乐 | 5 | 2 | |||
6 | ||||||
7 | ||||||
8 | ||||||
总 计 | 32 |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 材:《中国民族音乐概论》,周青青,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参考书:
【1】《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乔建中,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2】《中国民族音乐》,江明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
大纲内容
***章 民间歌曲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民间歌曲音乐具有***的认识
理解:理解民歌的产生、发展及分类
掌握:掌握不同区域的各类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
运用:能够对民间歌曲有一个基本的分辨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内容提要】
***节 概述
一、民歌的定义
二、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
三、民歌的特点
第二节 汉族民歌的体裁
一、劳动号子
二、山歌
三、小调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
一、蒙古族
二、朝鲜族
三、维吾尔族
四、藏族
五、云南彝族的四大腔
六、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民间歌曲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少数民族民间歌曲
【自主学习的任务和检查方式】
任务:掌握课堂上讲授的知识
检查方式:章节测试、线上讨论
1. 举例说明一首少数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2.汉族民歌按体裁可分哪几类?
第二章 民间舞蹈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使学生对我国民间舞蹈音乐的产生、发展及分类具有***的认识
理解:民间歌舞音乐的艺术特征
掌握:掌握不同区域的汉族民间歌舞音乐和少数民族民间歌舞音乐
运用:能够对民间歌舞音乐有一个基本的分辨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内容提要】
***节 概述
一、民间舞蹈的定义
二、民间舞蹈的地位
三、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
第二节 汉族民间歌舞音乐
一、汉族秧歌
二、汉族花灯
三、汉族采茶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间歌舞音乐
一、 蒙古族
二、 维吾尔族
三、 朝鲜族
四、 藏族
五、 景颇族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少数民族民间歌舞音乐
【自主学习的任务和检查方式】
自主学习的任务:掌握课堂上讲授的知识
检查方式:章节测试、线上讨论
1.我国各族民间舞蹈的社会功能。
2.秧歌、花灯、采茶中歌唱的曲调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的哪种形式?
3.汉族民间歌舞与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4.举例说明一种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的音乐特点。
第三章 说唱音乐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说唱音乐。
理解:理解民间说唱艺术的基本知识及特征。
掌握:掌握曲艺艺术的基本特征与曲种的分类。。
运用:能够分辨每个曲种的唱腔特点,并运用到今后的音乐赏析及音乐演唱作品中。
【内容提要】
***节 概述
1.基本特征
2.曲种分类
3.唱腔体式
第二节 北方主要曲种
1.京韵大鼓
2.单弦牌子曲
3.山东琴书
4.河南坠子
5.天津时调
第三节 南方主要曲种
1.苏州评弹
2.四川清音
3.四川金钱板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重点了解曲艺音乐的历史发展概况及说唱音乐的界定。
教学难点:掌握曲艺音乐的种类划分及曲艺音乐的艺术特征。
【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检查方式】、
任务:掌握课堂上讲授的知识
检查方式:章节测试、线上讨论
1.选择一个京韵大鼓的唱段进行重点分析:《丑末寅初》、《剑阁闻铃》、《大西厢》
2.谈一下苏州弹词的代表性流派特点。
第四章 民族器乐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民族器乐具有较***的认识。
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民族器乐的历史与特征、分类与乐种、音乐结构与发展手法等内容具有较深刻的理解。
掌握:掌握独奏乐器及代表作品、合奏乐种及代表作品。
运用:能够对民族器乐曲有一个基本的分辨能力,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内容提要】
***节 概述
1.历史与特征
2.分类与乐种
3.音乐结构与发展手法
第二节 独奏器乐
1.吹奏类器乐
2.弹拨类器乐
3.拉弦类器乐
第三节 合奏器乐
1.丝竹乐
2.吹打乐
3.重奏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民族乐器演奏方法和发音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民族器乐的曲式结构大多以曲牌为基础,段落性很强让学生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器乐作品。
【自主学习的任务和检查方式】
任务:掌握课堂上讲授的知识
检查方式:章节测试、线上讨论
1.民族民间器乐的特征是什么?
2.独奏乐器可以分成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3.锣鼓音乐的表现特点是什么?
4.你喜欢哪些民族器乐的新作品?为什么?
第五章 戏曲音乐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的戏曲音乐具有***的认识
理解:理解戏曲音乐的主要类别及基本特征
掌握:掌握主要的代表性戏曲曲种
运用:能够对戏曲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内容提要】
***节 概述
1.戏曲定义
2.戏曲历史发展脉络
第二节 戏曲的艺术形式
1、戏曲艺术的综合性特点
2.戏曲的剧种与声腔
3.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
第三节 曲牌体戏曲声腔
1.高腔
2.昆剧
第四节 板腔体戏曲声腔
1.梆子腔
2.皮黄腔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戏曲音乐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熟悉并掌握***的具有代表性的戏曲音乐作品。
【自主学习的任务和检查方式】
任务:掌握课堂上讲授的知识
检查方式:章节测试、线上讨论
1.戏曲音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戏曲音乐的声腔和剧种的关系是什么?
3.戏曲唱腔的板腔体和曲牌体各有什么特点?
4.京剧唱腔的西皮和二黄各有什么特点?
执笔人: 赵 薇
【考核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考核了解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是否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能否初步掌握戏曲、曲艺、器乐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否正确,今后应该在哪方面努力,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教学状况做出初步检查,检验教学时否达到了目的,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为教师的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考核范围】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汉族民歌、少数民族民歌、汉族民间歌舞音乐、少数民族民间歌舞音乐、北方说唱音乐、南方说唱音乐、独奏器乐、合奏器乐、戏曲的剧种与声腔、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等方面的知识。
【考核方法】
1. 形成性考核:出勤、作业、提问占60%。
2. 终结性考核:期末线上闭卷考试占40%。
【期末考核形式】
线上闭卷考核
【期末考核对试题的要求】
1.题型比例:主观性试题100%,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
2.难度等级:中等
【期末考核的具体内容】
***章 民间歌曲
知识点:
1.民歌的特点
2.民歌的体裁
3.民歌的代表种类
考核目标:
1.了解:(1)汉族民歌的特点 (2)少数民族民歌的特点 (3)民歌的种类
2.理解:(1)南北方民歌的类别 (2)少数民族民歌的特征 (3)少数民族民歌代表种类
3.掌握:(1)民歌特点 (2)民歌的体裁 (3)民歌的种类
4.运用:(1)北方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2)南方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3)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藏族民歌
第二章 民间舞蹈
知识点:
1.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
2.汉族民间歌舞音乐
3.少数民族的民间歌舞音乐
考核目标:
1.了解:(1)民间舞蹈的地位 (2)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 (3)民间歌舞音乐的种类
2.理解:(1)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特点 (2)少数民族民间歌舞音乐的特点
3.掌握:(1)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2)少数民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4.运用:(1)汉族秧歌、花灯、采茶 (2)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藏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歌舞
第三章 说唱音乐
知识点:
1. 说唱音乐的基本特征
2. 说唱音乐的曲种分类
3. 说唱音乐的表现方式
考核目标:
1.了解:(1)南北各主要曲种的形成 (2)南北各主要曲种的发展 (3)南北各主要曲种的演唱特点
2.理解:(1)南方主要曲种的音乐特点 (2)北方主要曲种的音乐特点 (3)了解主要声腔的种类
3.掌握:(1) 北方主要曲种的代表种类 (2)南方主要曲种的代表种类
4.运用:(1)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 (2)天津时调、河南坠子 (3)苏州评弹、四川清音
第四章 民族器乐
知识点:
1.民族器乐的分类与乐种
2.民族器乐的音乐结构
3.民族器乐的发展方法
考核目标:
1.了解:(1)独奏类乐器 (2)合奏类乐器 (3)重奏类乐器
2.理解:(1)吹奏类器乐的性能特点 (2)弹拨类器乐的性能特点 (3)拉弦类乐器的性能特点
3.掌握:(1)乐器的分类 (2)乐曲的种类
4.运用:(1)丝竹乐的演奏特点 (2)吹打乐的演奏特点 (3)大型合奏乐的演奏特点
第五章 戏曲音乐
知识点:
1.戏曲音乐的基本特征
2.戏曲音乐的剧种与声腔
3.戏曲艺术的综合性特点
考核目标:
1.了解:(1)戏曲音乐的发展脉络 (2)戏曲音乐的声腔体制 (3)主要剧种的音乐特点
2. 理解:(1)曲牌体戏曲声腔 (2)板腔体戏曲声腔
3. 掌握:(1)北方主要剧种的表演形式(2)南方主要剧种的表演形式 (3)昆剧、京剧、豫剧的唱腔特点
4. 运用:(1)北方主要剧种的唱腔特点 (2)南方主要剧种的唱腔特点 (3)有代表性剧种的唱腔特点
【样题】
一、判断题(在括号中填写“对”或“错”)(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山歌中有代表性的歌种之一信天游,它的音乐由上、下句乐段构成,唱词字数虽无严格规定,但往往比较对称。( )
2、朝鲜族的音乐,曲调抒情委婉,结构多为四拍子,具有鲜明的特色,流传***广的是抒情谣和农谣。( )
3、四大腔是《海菜腔》《山药腔》《四腔》和《五山腔》的总称。( )
4、由于维吾尔语言两个音节以上组成的词,重音一般落在***一个音节上,多出现切分节奏,弱拍起唱的现象。( )
5、秧歌主要流行于汉族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是歌、舞、戏三者结合的综合艺。( )
6、二人转又名“双玩艺”、“蹦蹦”,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 )
7、《走绛州》是陕西民歌。( )
8、藏族民歌中的“囊玛”指的是一种室内歌舞音乐。( )
9、苏州评弹在评书中讲究“说、噱、弹、唱”。说,是叙述和代言为一体;噱是为节目增添幽默和艺术魅力;弹,以小三弦,琵琶为唱腔为主要伴奏乐器;唱,分开篇和插曲。( )
10、鼓曲类曲种因演唱者手击大鼓及木板或铁片掌握节奏而得名。( )
11、《丑末寅初》又名《三春景》,描述了丑末寅初这一时辰里,泰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情趣。( )
12、河南坠子开始只有男艺人,后来才有女艺人。***艺人乔清秀原来是唱梨花大鼓的,她巧妙地将梨花大鼓和河南地方小曲综合在坠子里。( )
13.热瓦甫是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弹拨乐器。( )
14.二胡的代表作品有《十面埋伏》、《赛马》、《空山鸟语》等。( )
15.《春江花月夜》是民族管弦乐代表作品。( )
16.唢呐原是波斯乐器,出自阿拉伯语“surna”的音译,明代以前传入中国,先为军中之乐,后入民间。( )
17.中国的戏曲属于音乐戏剧类型。( )
18. 中国的戏曲有300多个品种。( )
19.京剧,是中国***古老的剧种之一。( )
20.川剧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在于特别高的高腔,***有名的技巧为变脸。(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在山歌的艺术特征中,***常见的( )和四句体乐段结构,乐句有自由延长音。
A、两句体 B、三句体 C、六句体
2、劳动号子的音乐艺术特征之一是节奏的( )。
A、重叠式 B、综合式 C、律动性
3、花儿的曲调多称为( ),以地点、民族、花名命名,唱词格式多样,衬词丰富。
A、棱 B、啷 C、令
4、山曲的内容主要反映了旧社会晋西北农民背井离乡到内蒙古一带谋生的( )生活和爱情生活。
A、踏西口 B、走西口 C、赶西口
5、蒙古族先民跨出额尔古纳过河流域,迁徙至蒙古高原,原有的狩猎生产方式,改为以畜牧业劳动为主生产方式,随之产生了反映游牧生活的( )体裁。
A、牧歌 B、放歌 C、高歌
6、民歌经常伴随着人生的四个阶段:诞生、成年、婚礼和死亡。例如:广西壮族恋爱时唱的《木棉树下的两相依》、土家族结婚时唱的( )。
A、载歌 B、哭嫁歌 C、结婚歌
7、楚辞包括两类作品,一类是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它楚国诗人根据楚国民歌创作的诗歌,另一类是经过他们整理的楚国民歌歌词,《楚辞》***的特点是富于幻想和热情,为我国民歌的( )奠定了***初的基石。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民族主义
8、在小调民歌中,时调的艺术形式发展的***规范和成熟,时调一般都有( )伴奏。
A、乐器 B、扬琴 C、古筝
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汉族民间歌舞形式的是( )。
A、秧歌 B、长鼓舞 C、二人转
10、采茶是广泛流行于我国( )的民间歌舞形式。
A、南方 B、北方 C、西部
11、十二木卡姆是( )族的一种古典歌舞音乐。
A、侗 B、白 C、维吾尔
12、《龙船调》是一种流行于我国( )地区的民间歌舞形式。
A、安徽 B、湖北 C、云南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朝鲜歌舞形式的是( )。
A、囊玛 B、赛乃姆 C、农乐舞
14、以下选项中流行于西藏地区的民间歌舞形式是:( )。
A、十番锣鼓 B、囊玛 C、木卡姆
15、“二人转”属于以下哪种音乐形式:( )。
A、说唱 B、曲艺 C、民间歌舞
16、下列属于蒙古族歌舞的是( )。
A、刀舞 B、安代舞 C、长鼓舞
17、单弦牌子曲音乐属曲牌联缀体,主要唱腔可分为岔曲和( )两个部分。
A、词牌 B、曲牌 C、套曲
18、河南坠子是道情类曲艺流传较广的曲种之一,因用( )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
A、 二胡 B、板胡 C、坠胡
19、单弦牌子曲简称单弦,因为是由一个人自弹( )演唱而得名,又有杂牌子、牌子曲、八角鼓等各种称谓。
A、四弦 B、五弦 C、三弦
20、琴书类是用( )做主要伴奏乐器的曲种类别。
A、三弦 B、古筝 C、扬琴
21、 ***艺人( )把怯大鼓的语音改为北京方言演唱,正式定名为京韵大鼓。
A、张宝全 B、李宝全 C、刘宝全
22、曲艺音乐是曲艺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声乐和器乐两个成分,以声乐为主,器乐大多为唱腔的( )。
A、表演 B、伴奏 C、伴唱
23、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 )的《成相篇》是一兼用韵文和散文的作品,很像后来说唱文学的结构。
A、荀子 B、老子 C、孟子
24、《新木兰辞》是评弹新编开篇曲目,丽调***唱段,唱词是夏史根据北朝乐府民歌( )改编。
A、李清照 B、木兰辞 C、替父从军
25、1978年在( )出土的一套战国早期编钟,共64枚,每钟可发2个音,音域达5个八度,比现代的钢琴少2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个半音俱全,是现今世界上已知***早的具备十二个半音音阶关系的特大型乐器。
A、湖北随县 B、河南舞阳 C、西安半坡村
26、( )时期,乐器种类呈现出大繁荣的发展趋势,基本奠定了我国传统乐器吹、拉、弹、打四类结合的较完备的乐队基础。
A、汉代 B、唐代 C、宋、元、明、清
27、琵琶乐曲分为( )
A、文套、武套、大曲 B、文套、大曲、文武套 C、小曲、大曲、武套
28、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代,见于文献记载的乐器已有70种之多,仅在《诗经》中记载的乐器就有( )种。
A、30 B、70 C、29
29、合奏曲以乐器组合的方式分类,分为纯粹使用锣鼓等打击乐器的清锣鼓乐、由各种弦乐器合奏的( )
A、吹打乐 B、丝竹乐 C、弦索乐
30、以下哪首作品是唢呐的代表作品( )
A、《百鸟朝凤》、《江河水》、《一枝花》
B、《百鸟朝凤》、《江河水》、《小放牛》
C、《百鸟朝凤》、《江河水》、《十面埋伏》
31、琴的主要代表作品有( )
A、《高山》、《百鸟朝凤》、《广陵散》、《酒狂》等
B、《高山》、《流水》、《广陵散》、《酒狂》等
C、《高山》、《流水》、《阳春白雪》、《酒狂》等
32、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民族乐器有( )种分类方法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33、戏曲音乐的构成有唱腔和( )。
A、文学 B、舞蹈 C、器乐
34、戏曲音乐的双重属性是民间性和( )。
A、流行性 B、专业性 C、广泛性
35、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抹脸、揉脸和( )。
A、花脸 B、勾脸 C、变脸
36、戏曲艺术的综合因素很多,艺术手段唱、念、做、打、舞,都是以音乐节奏为纽带,来协调统一在一起的。其中( )乐器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
A、管乐 B、弦乐 C、打击
37、乾隆年间, 三庆.、四喜、和春和( ) 四家名声***盛,被称为“四大徽班”。
A、雍正 B、春台 C、嘉庆
38、明清流传下来的四大声腔系统指的昆腔、高腔、梆子腔和( )。
A、皮黄腔 B、秦腔 C、甩腔
39、戏曲一切综合因素的简称指的是唱、念、做、打和( )。
A、手 B、舞 C、身
40、昆剧,是中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又可以被称为昆曲、昆腔和( )。
A、昆调 B、昆山腔 C、昆山调
执笔人:秦 玲
1、《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周青青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8月
2、《中国民族音乐》 江明惇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6月
3、《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袁静芳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11月
4、《中国戏曲音乐》 蒋菁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年5月
参考书:
《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 乔建中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年
相关文章